洗衣機的巴氏除菌洗什么意思
洗衣機的巴氏除菌洗是一種利用巴氏滅菌法原理進行衣物除菌的洗滌方式。以下是具體介紹:
- 起源與原理:巴氏滅菌法由法國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發明,最初用于殺滅牛奶中的病菌,又不影響牛奶口感。其原理是利用病原體不耐熱的特點,用適當的溫度和保溫時間處理,將其殺滅。在洗衣機領域,通常是把水溫加熱到 60℃以上,持續洗滌 30 分鐘以上,以達到除菌目的。因為一般細菌在 60℃左右、30 分鐘的條件下會被大量殺滅,而這樣的溫度和時間對大多數衣物纖維的損傷相對較小,能在除菌的同時保護衣物。
- 優點:相比高溫除菌(90℃ - 95℃),巴氏除菌洗溫度較低,對衣物材質的適應性更廣,像絲綢、羊毛等高檔面料也能適用,能避免高溫對這些衣物造成損傷。同時,它通過物理方式除菌,不依賴化學消毒劑,可減少化學殘留,更加環保健康,能有效殺滅常見細菌和螨蟲,保障衣物衛生,尤其適合有老人、小孩、免疫力較低人群的家庭。
- 局限性:對于一些耐熱的細菌芽孢或特殊病菌,可能無法完全殺滅。而且洗滌時間較長,相對普通洗滌程序耗時更多。另外,并非所有衣物都適合,如羽絨服以及標注不可高溫洗滌的衣物等,還是需要根據衣物材質和洗滌說明來選擇合適的洗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