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熱水器漏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類:
產品自身問題
- 加熱管損壞:加熱管是電熱水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如果加熱管表面的絕緣層被破壞,或者加熱管內部的電熱絲發生斷裂并與外殼接觸,就會導致漏電。例如,當熱水器內膽中的水垢過多,會影響加熱管的散熱,使加熱管局部溫度過高,從而損壞絕緣層和加熱管.
- 內膽或外殼破損:內膽如果因長期使用受到腐蝕、壓力過大等原因出現破裂或穿孔,水可能會接觸到內部的帶電部件,引發漏電。外殼破損則可能使內部電路暴露,增加漏電風險。比如,當內膽的鎂棒未及時更換,水垢會逐漸腐蝕內膽和加熱管,導致穿孔漏電.
- 溫控器故障:溫控器用于控制熱水器的加熱溫度,若溫控器失靈,可能會使加熱管一直處于加熱狀態,導致溫度過高,損壞絕緣材料,進而引發漏電.
- 電線或插頭破損:長期使用或外力拉扯可能導致電熱水器的電線外皮磨損、破裂,使內部的金屬導線暴露,或者插頭的插腳變形、松動,造成接觸不良,這些都可能引起漏電事故.
- 絕緣性能下降: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電熱水器內部的絕緣材料可能會老化、變質,導致絕緣性能降低,使電流容易泄漏到外殼上.
使用環境問題
- 潮濕環境:如果電熱水器安裝在衛生間等潮濕的地方,水分容易進入插座和電器內部,破壞絕緣性能,增加漏電的可能性。例如,洗澡時產生的大量水汽若接觸到插座或熱水器表面,可能會引發漏電.
- 接地不良:地線是保障用電安全的重要措施,如果電熱水器未正確接地或接地裝置失效,當電器發生漏電時,電流無法及時導入大地,就會使熱水器外殼帶電,從而導致觸電事故.
使用不當問題
- 操作不規范:在電熱水器通電狀態下進行清潔、維修等操作,或者使用過程中頻繁插拔插頭,可能會導致電器損壞,引發漏電。例如,不拔掉插頭就清洗熱水器外殼,水可能會濺到插頭上,造成短路漏電.
- 超期使用:電熱水器有一定的安全使用年限,一般為 8 年左右,超過這個年限,電器內部的各種元件會老化、損壞,漏電風險會大大增加.
其他問題
- 電壓異常:如果家庭用電電壓不穩定,過高或過低的電壓都可能對電熱水器的電路和元件造成損害,導致漏電等故障.
- 劣質產品:一些不法廠商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質的材料和零部件生產電熱水器,這些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容易出現漏電等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