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餅鐺做餅糊了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溫度設置方面
- 溫度過高
- 電餅鐺一般有不同的溫度檔位。如果把溫度檔位調得過高,熱量傳遞到面餅的速度過快,面餅表面的水分會迅速蒸發,淀粉等成分就容易焦糊。例如,在做薄餅時,如果溫度設置在最高檔,餅很薄,熱量瞬間就能使餅的表面溫度過高,短短幾分鐘就可能糊掉。
- 不同的食材制作適宜的溫度也不同。比如制作含糖分高的餅,如紅糖餅,由于糖在高溫下更容易焦糖化,所以需要相對低一點的溫度。如果按照普通面餅的高溫設置來制作,糖分會很快變焦,導致整個餅糊掉。
- 溫度不均勻
- 有些電餅鐺可能存在加熱不均勻的情況。這可能是電餅鐺本身的質量問題,例如加熱管分布不合理或者局部損壞。如果電餅鐺的邊緣加熱管比中間的加熱管功率高,那么在做餅的時候,餅的邊緣就會先糊。
- 長時間使用后,電餅鐺的烤盤表面可能會因為磨損或者油污堆積等情況,導致熱量傳導不均勻。比如,烤盤上有一塊比較厚的油污,這部分的熱量傳導就會受到影響,周圍的區域可能會因為熱量集中而使餅糊掉。
二、烹飪時間方面
- 時間過長
- 每一種餅的烹飪時間是不同的。例如,做韭菜盒子,一般雙面加熱 5 - 8 分鐘就可以熟透,但如果加熱了 10 分鐘以上,外皮就會變得焦糊。沒有根據餅的種類和厚度準確把握時間,是導致餅糊掉的常見原因之一。
- 不同品牌、型號的電餅鐺功率有所差異,這也會影響烹飪時間。功率高的電餅鐺,相同的餅可能烹飪時間會短一些。如果不了解自己電餅鐺的功率,按照常規時間來制作,就可能導致餅糊掉。比如,一個功率為 1500 瓦的電餅鐺和一個功率為 1200 瓦的電餅鐺,制作同樣的厚面餅,1500 瓦的可能只需要 8 分鐘,而如果在 1200 瓦的電餅鐺也設置 8 分鐘,餅可能還沒熟透,但如果延長時間,就容易糊。
三、餅本身的因素
- 餅的厚度不均勻
- 在制作過程中,如果餅的厚度不均勻,薄的部分就會比厚的部分更快受熱。例如,在手工搟制面餅時,有的地方搟得薄,有的地方搟得厚。當放入電餅鐺后,薄的區域在相同的溫度和時間下,會更快地達到高溫狀態,從而出現糊的情況。
- 餅的餡料問題
- 如果餅餡中有容易糊的成分,也會影響整個餅的狀態。比如餡料中有芝士,芝士在高溫下很容易融化并且變焦。如果在電餅鐺中加熱時間過長或者溫度過高,芝士糊掉后可能會粘連在電餅鐺上,并且使餅的局部也跟著糊掉。再比如,餡料中有一些干貨,像紅棗干等,紅棗干本身比較硬,在加熱過程中如果和電餅鐺的烤盤接觸緊密,就容易因為局部過熱而糊,進而影響整個餅的口感。
四、電餅鐺的使用和維護方面
- 未預熱或預熱過度
- 有些食譜要求電餅鐺需要預熱。如果沒有預熱就直接放入面餅,可能會導致餅在加熱過程中因為溫度的突然變化而不能很好地控制烹飪進度,最終糊掉。而另一方面,預熱過度,也就是預熱時間太長,會使電餅鐺內部溫度過高,放入餅后,餅一開始就處于高溫環境,容易糊。
- 電餅鐺內有殘留物
- 之前使用電餅鐺后,如果沒有清理干凈,殘留的食物殘渣在下次使用時,可能會因為高溫而燒焦,并且會影響新制作的餅。例如,上次做土豆餅后有一些土豆碎末殘留在電餅鐺的邊緣,下次做餅時,這些碎末會先焦糊,并且有可能使新餅也沾上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