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普通家用空調在零下 20 度以下制熱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無法正常制熱。
一、空調制熱原理
空調制熱是通過熱泵原理,從室外低溫環境中吸收熱量,將熱量轉移到室內。具體過程是空調的壓縮機將制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進入室內機的換熱器中散熱,從而提高室內溫度。制冷劑在室外機的換熱器中吸收外界熱量,變成低溫低壓的液體,再回到壓縮機進行循環。
二、低溫環境下的問題
- 啟動困難
- 在零下 20 度以下的極寒環境中,空調的壓縮機可能難以啟動。低溫會使潤滑油變得黏稠,增加壓縮機的啟動阻力。同時,電氣元件在低溫下的性能也可能受到影響,導致啟動故障。
- 制熱效率低
- 隨著室外溫度的降低,制冷劑從室外環境中吸收熱量的難度增大。當溫度過低時,制冷劑可能無法充分吸收熱量,導致制熱效果不佳。此外,低溫還會使空調的換熱器表面結霜,進一步影響換熱效率。
- 除霜問題
- 在低溫環境下,空調運行一段時間后,室外機的換熱器會結霜,影響制熱效果。空調需要進行除霜操作,但頻繁除霜會中斷制熱過程,降低整體的制熱效率。
三、應對低溫的措施
- 選擇專門的低溫型空調
- 一些專門設計的低溫型空調,采用了特殊的壓縮機和制冷劑,可以在更低的溫度下正常運行。這些空調通常具有更強的制熱能力和更好的低溫適應性。
- 輔助加熱
- 可以在空調系統中增加輔助加熱裝置,如電加熱絲、熱水循環等。輔助加熱裝置可以在室外溫度過低時提供額外的熱量,提高空調的制熱效果。
- 做好保溫措施
- 對室內進行良好的保溫,可以減少熱量的散失,提高空調的制熱效率。可以安裝雙層窗戶、密封門窗縫隙、增加保溫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