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制熱和輔熱在工作原理、加熱原件、熱傳遞方式、溫度控制方法、能耗、效率、適用情況等方面存在區別。
空調制熱:指的是熱泵加熱,利用壓縮機循環制冷劑,通過室外機的冷凝器吸收室外溫度,將氟利昂變成高溫高壓的氣體,然后到室內機釋放熱量后液化,從而將室外熱量交換到室內。這種方式以氟利昂為媒介來傳遞熱量,相對較為節能,且能保持室內空氣濕度,制熱效率較高。一般來說,當室外溫度不低于零下 5 度時,可使用空調制熱功能。
空調輔熱:也叫電輔熱,是利用電加熱器(如 PTC 陶瓷、電阻絲等)將電能直接轉化為熱能來加熱空氣。類似于熱得快和小太陽等電器的工作原理。其制熱效果比較直接明顯,能使房間內升溫更快,但能耗較高,會導致溫度不均勻,且室內空氣會變得干燥,不利于室內空氣質量的保持。通常在室外天氣環境溫度極低且空調制熱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例如氣溫達到零下十度左右甚至更低),才建議開啟此項功能。
在購買空調時,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具有制熱或輔熱功能的產品。如果需要快速升溫且不想耗費太多能源,選擇制熱模式較好;若需要長時間保持溫度,則可以考慮輔熱模式。同時,使用空調時還應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個人使用習慣。
另外,開啟輔熱功能會增加耗電量,其具體耗電量需根據實際的空調功率來計算。正常情況下,不建議開啟輔熱功能,一般只在室外溫度低于零下五度時開啟。若擔心費電,也可只在零下五度以下再開,并在使用電輔熱時開啟加濕器以增加房間內濕度。
使用空調時還需注意定期清潔過濾網和排水口,保持空調內部清潔;當室內溫度較低時,開啟空調前應先開窗通風,讓室內外溫差縮小,然后再開啟空調進行預熱,避免突然加熱造成過度耗能;在制熱模式下,應適當調節溫度,不要將溫度設置過高,以免造成過度耗能和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同時,需關注空調使用安全,不要將易燃物品放置在空調附近,定期檢查空調電源線是否破損、插座是否松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