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電輔熱是否需要開啟,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室外溫度、空調制熱效果以及個人對室內溫度的需求等。
一般來說,當室外溫度低于零下 5 攝氏度時,空調僅依靠壓縮機制熱的效率會大大下降,可能會出現室外機結冰、結霜等現象,導致供熱較慢或功率較低,甚至無法制熱。此時開啟電輔熱功能,可以提高制熱效率,幫助室內更快達到舒適的溫度。
然而,如果室外溫度在零下 5 攝氏度以上,通常不需要開啟電輔熱。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空調不開輔熱功能也能進行制熱,且能滿足室內的基本供暖需求,開啟電輔熱反而會增加耗電量。
另外,電輔熱功能具有一些特點。其制熱效果比較直接、明顯,能使房間內升溫更快;但同時會讓室內空氣更加干燥,降低人的舒適性;并且開啟電輔熱之后,空調的能耗會更高。
如果決定開啟電輔熱,使用時也可以注意一些事項,比如在室內放置加濕器來增加空氣濕度,以提高人體的舒適度。同時,從節能的角度考慮,合理設定空調溫度(一般 25℃左右比較舒適)、定期清潔和維護空調、合理利用窗簾和門窗以及使用節能模式等,都有助于節省能源并降低電費支出。
在選購空調時,也可以結合當地冬季的室外溫度來考慮是否需要帶有電輔熱功能的空調。如果當地冬季溫度在零下 5 度以上,可選擇國產空調,其性價比相對較高;若當地冬季溫度在零下 5 度至零下 15 度,國產空調可能需要打開電輔熱,而部分日系空調在制暖方面有優勢,可達到較好的整體舒適度并節能省電;當室外溫度降到零下 15 度以下,大部分空調可能無法正常啟動,此時若要安裝能正常啟動的空調,可能需要選擇帶有特定功能(如冷酷外機)的款式,但這種情況下開啟電輔熱,耗電量可能會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