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輔熱指的是輔助電加熱功能。
一般來說,空調制冷制熱主要取決于壓縮機的功率。在夏季,空調降低幾度就可達到制冷效果;而冬季,當室外溫度較低時,想要將室內溫度升高幾十度比較困難,此時空調的輔熱功能就會發揮作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熱敏電阻(通常為一種半導體發熱陶瓷,如 PTC),當外界溫度降低時,電阻值隨之減小,發熱量反而會相應增加,從而輔助制熱,使室內溫度更快達到理想值。
空調輔熱的優點是可以在寒冷天氣加快制熱速度,尤其適用于嚴寒地區。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會降低空調的舒適度,因為電輔熱吹出的空氣溫度較高,但空氣中水分并未增加,會使人感覺干燥;另外,電輔熱的制熱效率相對較低,耗電量較大。
在使用空調輔熱功能時,需注意合理設置溫度,避免溫度過高造成能源浪費。如果室內外溫差過大,可適當開一點窗戶或使用加濕器來緩解干燥。同時,要定期對空調進行清潔和維護,以確保其正常運轉和延長使用壽命。
當室內溫度過低時,可打開空調輔熱功能;而當室內溫度上升到合適范圍后,建議及時關閉輔熱功能,這樣既能保證室內溫度適宜,又可減少不適感和能源消耗。
此外,空調制熱有熱泵加熱和電輔熱制熱兩種方式,它們的區別主要在于加熱原件、熱傳遞方式、溫度控制方法和安全系數等方面:
- 加熱原件:空調制熱是指熱泵加熱;電輔熱制熱則是將電能轉化為熱能來取暖。
- 熱傳遞方式:空調制熱使用氟利昂為媒介傳遞熱量;電輔熱制熱類似熱得快和小太陽等電器,通過內部的電阻絲通電后將電能轉化成熱能傳到房間內。
- 溫度控制方法:空調制熱通過室外機冷凝器吸收室外溫度,使氟利昂變成高溫高壓氣體,在室內機釋放熱量后液化,從而實現室內外熱量交換來調節溫度;電輔熱制熱則是通過電熱絲讓電能轉化成熱能。
- 安全系數:空調制熱只有外機存在老化氟利昂泄漏的風險,較為安全;電輔熱制熱由于電熱絲溫度較高,可能會出現高溫融化零件或者燃燒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