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空調制熱時更省錢,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 設置適當的溫度:一般來說,冬季將空調制熱溫度設定在 20-25℃之間最為適宜。室內外溫差越小,空調達到設定溫度所消耗的能量就越少。避免將溫度設置過高,否則不僅會增加能源消耗,還可能讓人感到不適。
- 定期清潔過濾器:過濾器上積聚灰塵和污垢會影響空調性能,導致能耗增加。建議每兩周或每月清潔一次過濾器,以確保其正常運行,提高制熱效率。
- 合理利用門窗:室內溫度過低時盡量保持門窗關閉,防止冷氣流失。但在早晚或中午陽光明媚時,可以適當打開門窗通風換氣,讓新鮮空氣進入室內。同時,選擇厚實且具有隔熱功能的窗簾,能有效阻擋外界寒冷空氣侵入并減少室內熱量散失。
- 合理使用定時器:根據生活習慣和需求設置合適的開啟和關閉時間,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例如,在外出前提前關閉空調,回家后再開啟。
- 控制風速和風向:通常情況下,低風速比高風速更節能。在制熱模式下,可將風速調至中等水平。另外,制熱時讓出風口向下吹,能使吹出的暖風與室內下方的冷風迅速循環,快速提升室內溫度,當室溫達到設定溫度后則只需少量電量維持溫度,從而節省能源。
- 避免頻繁開關空調:頻繁開關會導致空調壓縮機頻繁啟動,增加能耗并可能對設備造成損害。
- 關注電輔熱功能的使用:電輔熱功能一般在室外溫度低于 0℃以下才需要開啟,如果室外溫度沒有那么低,盡量不要使用該功能,因為其耗電量相對較高,可能會使電費多出 30% 左右。
- 選擇合適匹數的空調:根據房間面積選擇與之匹配的空調匹數,使空調能夠滿足房間的制熱需求,避免超負荷運轉而增加電能消耗。
- 注意外機保護:外機不宜安裝在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否則會影響空調器自身散熱效果。如果外機只能裝在向陽面,可在外機頂部裝上遮陽篷。另外,空調外機一般已有防水功能,無需額外 “穿雨衣”,否則可能會影響散熱并增加電耗。
- 使用睡眠功能:在睡眠時可以使用空調的睡眠功能。當人體進入睡眠狀態后,散發的熱量減少,對溫度變化不敏感,睡眠功能可在入睡一段時間后自動調高室內溫度,起到 20% 的節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