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在制冷量和制熱量相同的情況下,空調制熱時會更費電。
空調制熱比制冷費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制熱運行時壓強更大:空調制熱運行狀態下系統內的壓強是制冷狀態下的 4 倍以上,這導致壓縮機的負荷增加,從而用電量也會增多。
- 制熱效率相對較低:空調制熱的效率要低于制冷時的工作效率。制熱時,它是通過室外機吸收室外空氣中的熱量再與室內空氣置換來實現,當室外溫度過低時,制熱效率會受到影響。部分空調為了保證制熱效果還附帶電輔熱功能,這也會增大用電量。
- 電輔熱功能耗電:在冬季室外溫度較低時,為了滿足國家制熱量標準或應對開機制熱過慢的問題,很多空調廠商增加了電輔熱功能。該功能理論上是用額外的電加熱來增加制熱量,通常在室外低于 - 7℃時,壓縮機制熱效果不佳則會被迫開啟,但我國大部分地區沒那么寒冷,一般家庭沒必要打開,否則會多耗費約 30% 的電量。
不過,空調的耗電量還會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室內外溫差、房間面積、空調能效比、使用時間以及設定溫度等。例如,室內外溫差越大,空調制熱或制冷時的耗電量可能就會相應增加;能效比高的空調在相同條件下耗電量相對較低;較長時間使用空調也會導致耗電量增多等。
如果想要在使用空調時更省電,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 合理設置溫度:冬季將空調溫度設置為 20℃左右,夏季設置在 26℃左右,既保證舒適度又能節能。
- 調整出風口方向:夏季制冷時出風口向上,冬季制熱時出風口向下,可提高效率。
- 避免頻繁開關空調:一開一關更耗電,保持空調恒溫狀態可節電。
- 出門前提前關閉空調:出門前 10-15 分鐘關閉空調,利用室溫的余溫。
- 定期清潔維護空調:防止灰塵和污垢影響散熱效果和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