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日,空調的電輔熱功能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當室外寒風凜冽,普通空調制熱效果大打折扣時,電輔熱功能能否雪中送炭?它究竟是什么原理,又該如何正確使用?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究空調電輔熱功能的奧秘。
空調的電輔熱功能,簡單來說,是在空調制熱時,通過額外的電加熱裝置輔助提升室內溫度。其核心技術為 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電輔熱技術,PTC 是一種半導體發熱陶瓷。當外界溫度降低,PTC 的電阻值隨之減小,發熱量反而相應增加。采用了 PTC 電輔熱技術的空調,能自動根據房間溫度變化以及室內機風量大小改變發熱量,從而恰到好處地調節室內溫度,達到迅速、強勁制熱的目的。
天氣寒冷時,尤其是氣溫在零度以下,會嚴重影響空調制冷制熱功能的正常發揮。普通空調制熱依靠壓縮機驅動制冷劑循環,從室外吸收熱量并釋放到室內。但在低溫環境下,室外熱量稀少,空調外機難以從外界獲取足夠熱量,導致制熱效果不佳。而電輔熱功能可直接將電能轉化為熱能,彌補空調制熱的不足,提升室內溫度。
電輔熱功能有諸多優點。它能顯著提升制熱效果,尤其在極寒天氣下,使房間快速升溫。同時,PTC 半導體發熱陶瓷結構穩定,使用壽命長,克服了其他電熱元件易氧化或變質的弱點。此外,PTC 元件具有很強的溫度自限能力,即使空調運行出現故障影響機體散熱,也不會發生事故,使用安全可靠。其電壓適用范圍廣泛,在 100 - 240V 之間變化時,不影響發熱能力和發熱量,適用于電壓不穩地區。
不過,電輔熱功能也存在一些缺點。由于是將電能直接轉化為熱能,制熱時耗電量大,甚至可達空調制冷時耗電的 2 - 3 倍,不節能環保。而且其加熱方式較為 “簡單粗暴”,開啟后一味增溫,會使空氣中水分大幅減少,熱風吹起來讓人感覺干燥、不舒服,長久使用易引發呼吸道疾病。
若開啟電輔熱后制熱效果仍不理想,可能存在以下原因及解決方案:
- 空調匹數與房間面積不匹配:若房間面積過大,而空調匹數過小,即便開啟電輔熱也難以達到理想制熱效果。此時需根據房間面積選擇合適匹數的空調,一般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為 150 - 220W,制熱時所需熱量更高,可據此計算合適的空調匹數。
- 空調濾網堵塞:空調濾網長時間未清洗,會積累大量灰塵,阻礙空氣流通,影響制熱效果。應定期清洗空調濾網,一般每 1 - 2 周清洗一次。清洗時,先關閉空調電源,打開空調前面板取出濾網,用軟毛刷輕輕刷去濾網上的灰塵,再將濾網浸泡在含有適量中性洗滌劑的溫水中,浸泡 15 - 20 分鐘后,用清水沖洗干凈,自然晾干后裝回空調。
- 室外溫度過低:當室外溫度低于 - 15℃時,空調制熱效率會大幅下降,即便開啟電輔熱也可能效果不佳。這種情況下,可考慮搭配其他取暖設備,如電暖器等,共同提升室內溫度。
- 電輔熱元件故障:若電輔熱元件損壞,將無法正常工作。此時需聯系專業維修人員對空調進行檢修,更換損壞的電輔熱元件。
在使用空調電輔熱功能時,也有一些注意事項。首先,要結合室內溫度實際情況使用。若環境溫度不低(20℃以上),可手動關閉電輔熱,節省電量。室內設定溫度不宜過高,保持在 25 - 26℃左右,既能保證舒適度,又能減少能耗。空調出風口應向下吹,因為熱空氣比重輕,向下吹風可提高熱氣循環效率,迅速讓室內升溫,還能節能省電。使用電輔熱功能 2 小時后,需開窗通風換氣,減少室內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同時,可適當使用加濕器提高室內濕度,增強人體舒適感。必要時,可適當搭配其他電暖設備制熱,促使室內升溫更快,減少空調電輔熱運行時間。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空調電輔熱功能,這里準備了幾個相關問答:
- 空調電輔熱功能費電嗎?
是的,電輔熱功能通過電能轉化為熱能,制熱時耗電量較大,通常比空調單純制熱時耗電增加不少。 - 所有空調都有電輔熱功能嗎?
不是,部分空調可能未配備電輔熱功能,購買時可查看產品說明書或咨詢銷售人員。 - 空調電輔熱功能可以一直開著嗎?
雖然可以一直開著,但由于其耗電量大且會使空氣干燥,不建議長時間持續開啟。當室內溫度達到舒適狀態后,可嘗試關閉電輔熱,僅用空調制熱功能維持溫度。 - 電輔熱功能會使室內空氣更干燥嗎?
會的,電輔熱加熱過程中不會增加空氣濕度,反而隨著溫度升高,水分蒸發加快,會讓室內空氣變得更干燥。 - 如何判斷空調電輔熱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開啟電輔熱功能后,若空調出風口溫度明顯升高,且室內溫度上升速度加快,通常表示電輔熱功能正常工作。若開啟后無明顯變化,可能存在故障,需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