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有電輔熱的空調的制熱原理
空調制熱主要是利用里面的工作物質(制冷劑)在外界吸熱,然后將熱放到室內來工作的。制冷劑在空調系統中通過壓縮、冷凝、膨脹、蒸發等過程實現熱量的搬運,從室外低溫環境中吸收熱量,再將熱量釋放到室內,從而實現制熱功能,即使沒有電輔熱也可以制熱。
二、沒有電輔熱的空調的特點
(一)優點
- 節能性較好
- 電輔熱是一種通過電阻絲發熱的輔助加熱方式,耗電量較大,沒有電輔熱的空調在制熱時僅依靠壓縮機等正常的空調制熱部件工作,相對更加節能,運行成本更低。比如在一些溫度不是特別低的環境下,不需要額外的電輔熱耗電就能滿足制熱需求。
- 舒適性可能更高
- 電輔熱工作時可能會使空調吹出的風比較干燥,沒有電輔熱的空調在制熱過程中,相對來說室內空氣濕度的降低幅度可能會小一些,室內環境的舒適性可能更好。不過這也取決于空調的具體性能和使用環境等因素。
(二)缺點
- 制熱能力在低溫環境受限
- 在低溫環境下(例如低于 -5℃),室外熱量較少,空調抽取熱量的難度增大,并且空調室外機容易結冰,化冰期間無法制熱,這就導致空調制熱效率大大降低,制熱效果變差。而有電輔熱的空調在這種低溫環境下,還可以通過電輔熱補充熱量,提升制熱效果。
三、適用場景
- 溫度不是很低的地區
- 在冬季溫度相對較高,很少出現極低溫度(如高于 -5℃)的地區,沒有電輔熱的空調完全可以滿足日常制熱需求,并且還能節省電能,提高使用的經濟性。像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冬季相對溫和,這類空調就比較適用。
- 對節能和舒適度有要求的用戶
- 對于一些比較關注空調使用成本和室內舒適度(如不希望空氣過于干燥)的用戶來說,沒有電輔熱的空調是比較好的選擇。例如一些對生活品質有追求,注重節能和室內環境濕度的家庭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