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調開制熱沒反應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 濾網變臟:中央空調的濾網積攢灰塵過多會堵塞濾網,使濾清能力下降,空氣循環量減少,從而影響制熱效果。建議每兩周清洗一次濾網,拆卸時不要碰到室內機組的金屬部分,用干布擦拭灰塵,若積污過多,可用清水洗滌,但不要用熱水,清洗后在陰涼處自然風干,勿在陽光下暴曬。
- 冷凝器和蒸發器太臟:冷凝器和蒸發器灰塵太多會降低換熱效果,導致空調制熱能力不足。需注意保護這兩個元件,每隔三個月清除冷卻塔上的塵土,盡量不要碰觸散熱器,每年拆下表芯,給電動機軸承加入適量潤滑脂,并清除制冷機組表面污漬。
- 電壓問題:許多熱泵電熱混合式空調采用電輔助加熱技術,電壓過低時,即使長時間接通電源,也可能出現溫度不上升的現象??蛇x擇穩定的電壓重試空調。若電壓正常但中央空調仍不制熱,就要考慮電輔助加熱元件是否有問題。
- 缺氟:如果是熱泵型或熱泵加輔助電加熱型空調,其工作原理是氟利昂蒸發時從室外空氣吸熱,當室外溫度較低且缺氟時,換熱效果變差,熱風就會減少。老機型使用年限較長,壓縮機磨損程度大,制熱效果也會受影響。此外,安裝時銅管喇叭處螺帽沒擰緊或曾移過機,都可能導致缺氟。可請售后服務人員檢查加氟。
- 四通閥故障:中央空調通過四通閥切換制冷和制熱狀態。四通閥排氣時,部分參與熱交換的制冷劑在四通閥處直接從壓縮機的排氣管返回排氣管,導致參與熱交換的制冷劑減少,熱交換效率下降,供熱量不足。表現為高、低壓壓力不穩定,觸摸連接四通閥的兩根熱管和兩根冷管,溫度冷熱不均勻。這種情況需更換四通閥。
- 使用不當:頻繁開關中央空調會影響其壽命和制熱效果,還可能造成啟動電流過大,燒毀熔絲,損害電機,甚至燒毀電機,進而影響中央空調的制熱功能。
- 模式設置問題:需確保所有室內機都調節為制熱模式,否則當室內機模式沖突時,會出現機器不運轉、不出風的現象。同時,也要檢查空調是否設置為制熱模式且設置溫度是否過低,冬季室內溫度最好控制在 18~20℃之間。
- 出風或回風遇堵:出風口或回風口被堵后,會造成氣流短路,出風直接回到回風口,空調無效果,也會導致電輔熱無法啟動。需移開出風口或回風口前面的物體。
- 房間層高過高或面積過大:熱空氣上浮,聚集在房間上方,或所選空調匹數相對房間面積較小,都可能影響制熱效果。重新選擇合適的空調內機安裝位置或更換匹數更大的空調可能會解決問題。
- 化霜控制器失靈:熱泵型空調在制熱時,蒸發器位于室外機組內,化霜控制器失靈會使空調無法及時轉入化霜運行狀態,出現蒸發器結霜現象,影響熱交換效率,導致制熱量不足甚至停機。需著重觀察化霜感溫器件是否錯位、觸頭粘邊或接觸不良,風機葉輪是否打滑或風道是否阻塞,電磁閥或啟動繼電器是否失效。對于熱泵輔助電熱型空調,若環境溫度較高(5℃以上)時制熱正常,而環境溫度較低(0℃以下)時制熱量不足或不制熱,則應懷疑電輔助加熱控制電路或電輔助加熱設備出現故障,維修時應著重檢查這兩個部分。
- 等待時間不夠:中央空調基本都有 “防冷風功能”,剛開機時盤管溫度較低,若立即送風會吹出冷風,影響體感舒適。此時只需等待幾分鐘,待溫度提升,即可吹出熱風。
- 室外溫度過低:對于無自動除霜的熱泵型空調,其使用的最低環境溫度為零上 5℃,低于該溫度不制熱或效果差;自動除霜的熱泵型空調,使用的最低環境溫度為零下 5℃,低于此溫度也不能有效制熱。
如果中央空調開制熱后沒反應,建議先自行檢查上述一些較為簡單的方面,如濾網清潔、模式設置、電壓等。若問題仍未解決,最好聯系專業的空調維修人員進行全面檢查和維修,以確保中央空調的正常運行。同時,在日常使用中,也要注意正確的使用和保養方法,以延長中央空調的使用壽命和保證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