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制熱時,將溫度設置在 20℃到 25℃之間比較合適。
從人體舒適度角度來說,冬季室內環境中,將溫度控制在 18℃至 20℃之間人會感覺比較舒適。室內溫度高于 20℃時,可能會感覺有點熱;而冬季空調溫度設定若高到 26℃以上,會使得室內空氣異常干燥,傷害人的體液等。
從節能角度來看,空調冬天制熱設定溫度越低,室內外溫度差越小,越省電。
不過,空調制熱的合適溫度也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例如房間大小、密封性、保溫性以及人員流動情況等。如果房間較大、密封性不好或人員流動頻繁,可能需要適當調高溫度。
另外,制熱時剛開機可以先用低風擋,半小時后改用中風擋。不建議在冬季將溫度設在空調可承受的極端 30℃,否則可能會引起空調頻繁啟動或不停機,增大耗電量,嚴重時甚至會損壞空調壓縮機。
同時,使用空調制熱時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 溫度先高后低:剛剛打開空調時,可以先設置比預期稍高的溫度,等房間快速溫暖起來后,再將溫度調低,改為低風量或節能模式,以減少能耗。
- 適當開窗通風:空調啟動后,每次剛開空調時先開窗通風幾分鐘,讓吹出的風將室內的灰塵揚起來散發出去。長時間使用空調,也要定時開窗換氣,避免室內空氣含氧量下降,空氣污濁影響身體健康。
- 空調風扇向下吹:熱空氣比重輕,讓出風口向下,吹出的熱空氣自然上升,可令整個房間溫暖起來,提高制熱效率,節能又減耗。
- 定期清潔:過濾網和翅片應隔一個月左右清掃一次,能有效降低電能消耗,避免滋生細菌、產生異味等。
- 增加室內濕度:使用空調制熱會使室內干燥,可使用加濕器調節室內濕度,或在室內放置一盆水、定時擦地,養一些綠色植物也能有效保障室內的濕度不至于太低。
總之,在設置空調熱風溫度時,需要綜合考慮人體舒適度、節能以及實際環境等因素,找到一個較為合適的溫度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