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空調的制熱功能時,一般是比較費電的。
空調在制熱過程中,通常需要連續工作,外機需要除霜,內機可能需要使用輔助加熱,這些都會耗費較多電量。另外,空調內部元件一般是依據制冷功能來設計搭配的,其制冷功能相對較好,而制熱功能則會差一些。所以,當制冷量和制熱量相同時,空調制熱會更加費電。
然而,空調制熱的具體耗電量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例如空調的功率、匹數、室內外溫差、房間面積和保溫效果、使用時間以及設定溫度等。
如果想在使用空調制熱時省電,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 調節空調溫度:將室內溫度調節在二十度左右,既可以滿足取暖需求,又相對節能。溫度設置過高容易導致室內外溫差大,增加感冒風險,同時也更耗電。
- 清理過濾網:定期清潔空調濾網,防止灰塵積存影響制熱效果,避免因濾網堵塞而使溫度設置越來越高,從而耗費更多電量。
- 避免頻繁開關空調:頻繁開啟和關閉空調會耗費較多電量,還可能損壞空調壓縮機。
不同匹數的空調制熱耗電量有所差異。以常見的 1.5 匹空調為例,制熱功率約為 980 瓦,加上電輔熱 800 瓦,總功率接近 1780 瓦,每小時耗電量約為 1.76 度。如果一天開 12 個小時,在空調外機全部運行過程的情況下,耗電量大概是 21.12 度,但實際運行時,空調外機一般會根據室內溫度需求間歇運行。根據常規經驗數據,普通空調實際運行時間可能是全部過程的 60%,那么實際耗電量大概是 13 度左右。不過,這只是一個大致的估算,實際耗電量還會受到室內門窗封閉效果、設定溫度高低等因素的影響。
在購買空調時,可根據房間實際面積選擇合適功率的空調,過大的功率會造成高耗電,過小則影響制熱效果。同時,使用節能模式、加強房間保溫(如提高房間密封性能、使用雙層或多層玻璃窗戶等)、充分利用陽光為室內增溫以及合理規劃空調使用時間等方法,都有助于降低空調制熱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