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電視機時可以關注以下參數:
- 分辨率:決定畫面清晰度,常見的有 HD(1280×720)、Full HD(1920×1080)和 4K(3840×2160)等。4K 電視能呈現更清晰、真實的畫面,不過需注意區分 “真 4K” 和 “偽 4K”,可通過放大屏幕看像素點顏色來判斷,“真 4K” 只有紅、綠、藍三種顏色,而 “偽 4K” 是紅、綠、藍、白四種顏色。8K 電視分辨率更高,但價格相對較貴,且需要搭配大尺寸屏幕和高質量的視頻源才能充分體現優勢;
- 屏幕尺寸:需要考慮觀看距離,一般來說,觀看距離每增加一米,屏幕可增加 15 英寸。例如觀看距離為 3 米時,可選擇不小于 50 英寸的電視機。不過具體尺寸還需結合家庭實際情況和個人喜好來決定;
- 屏幕類型:常見的有液晶屏(LCD)、有機發光二極管屏(OLED)和量子點屏(QLED)等。LCD 屏價格相對便宜,有較高分辨率和畫質表現,但色彩不夠鮮艷、對比度不夠高。OLED 屏具有自發光、對比度高、顏色表現鮮艷等優點,但價格較高,且存在 “燒屏” 現象,需謹慎使用。QLED 屏色彩鮮艷度、對比度高,價格相對較為親民,但在黑色表現和觀看角度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 刷新率:指電視屏幕每秒刷新的次數,刷新率越高,畫面越流暢。60Hz 刷新率對于觀看電影、電視劇等已足夠,而經常玩游戲等高速運動場景,選擇 120Hz 刷新率可減少畫面撕裂和卡頓等問題;
- HDR 技術:高動態范圍技術,能讓電視機呈現更真實、鮮艷、生動的畫面效果,顯示更多顏色和亮度范圍,更好地還原場景和細節。選擇時要注意支持 HDR10+、Dolby Vision 等多種標準,同時需搭配支持 HDR 技術的視頻資源;
- 畫質處理技術:常見衡量標準包括畫質處理芯片、色彩表現、運動補償、屏幕亮度、控光分區等。運動補償功能可提升畫面流暢度,減少卡頓和拖影;高亮度能帶來更好細節表現,頂級液晶電視峰值亮度可達 1000nit 以上,中高端約 700nit,普通的在 500nit 左右;精準的控光分區可實現畫面高對比度;
- 品牌和服務:知名品牌通常具有更好的品質保證和售后服務,有些品牌還提供免費上門安裝和維修服務等;
- 外觀設計和材質:外觀設計應與家居裝修風格相協調,材質要環保耐用。同時需注意電視的厚度和重量,方便安裝;
- 其它:如電視的音響效果,常見音效參數包括功率、聲道、支持的音頻格式等,追求更好音效體驗可關注此項。智能系統方面,目前常見的有 Android TV、Tizen、WebOS 等,不同系統各有特點。另外,對于 CPU、運行內存、儲存空間等參數,只要夠用即可,不必過于追求高配置。
此外,確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范圍也很重要。購買前明確自己是用于觀看電影、玩游戲還是其他用途,根據預算來選擇合適的電視。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到線下實際感受電視的畫質和音效等,以便做出更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