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換屏可能存在以下一些貓膩:
一、價格方面
- 虛報價格
- 維修人員可能會故意抬高換屏的價格,聲稱原裝屏幕價格昂貴,而實際上其成本可能并沒有那么高。他們利用消費者對電視配件價格不了解的情況,賺取高額差價。
- 或者在報價時不明確說明具體的費用組成,等更換完成后再以各種理由追加費用。
- 以次充好降低成本
- 用非原裝屏幕冒充原裝屏幕進行更換,但收取原裝屏幕的價格。非原裝屏幕的質量和顯示效果可能與原裝屏幕有很大差距,比如色彩還原度、亮度、對比度等方面可能不盡如人意。
- 使用翻新屏幕,這些屏幕可能存在潛在的質量問題,使用壽命也難以保證。
二、質量方面
- 屏幕來源不明
- 一些不良維修商可能從非正規渠道獲取屏幕,這些屏幕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可能是從廢舊電視上拆卸下來的二手屏幕,或者是質量不達標的次品屏幕。
- 沒有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就安裝到你的電視上,可能會導致后續出現各種故障。
- 安裝不當
- 換屏過程中,如果維修人員技術不熟練或者不認真負責,可能會導致屏幕安裝不牢固。這可能會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屏幕松動、漏光等問題。
- 安裝時可能會損壞電視的其他部件,比如排線、電路板等,從而影響電視的整體性能。
三、售后方面
- 虛假承諾
- 維修人員在更換屏幕前可能會承諾很長的保修期,但當屏幕出現問題時,卻以各種理由推脫責任,不履行保修承諾。
- 或者在保修期內故意設置一些苛刻的條件,讓消費者難以享受保修服務。
- 維權困難
- 如果換屏后出現問題,消費者往往很難找到有效的維權途徑。一些小的維修店可能沒有正規的營業執照和發票,消費者在投訴時缺乏有力的證據。
- 即使找到了相關部門,由于電視維修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處理起來也可能比較困難。